top of page
THE THIEF OF PLACES
地方賊1106無字.png

​地方賊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  • 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

[地方] 偷走中港溪中游,那有著三個大彎的三灣 #三灣鄉 / 苗栗縣


去年曾經寫過三灣銅鏡村的文章,中港溪系列應該會慢慢補充下去,包括頭份、三灣,還有之後會寫的獅潭。無論是族群遷徙、產業變化或人口生態,其實都可以從流域來思考,這些城市在歷史上、當代以及未來可能的關係。賊去三灣是去年初,聽說三灣老街上也開始有老房子活化的基地,改天再去看看!


先來與賊賊一起偷走三灣老街的故事吧!




在清代治理台灣前期,苗栗是數原住民活動的領域,包括道卡斯族各社、賽夏族及泰雅族。漢人在苗栗的拓墾應該要到康熙五十年(1711年),政府在苗栗地區新增兩個汛塘(清代台灣地方統治最末端的機構)才大量移入。順著中港溪流域往上游走,乾隆年間撥給中港社、新港社三灣的土地。此外,三灣設屯,也加速漢人挺進內山。嘉慶年間,斗煥坪駐屯,當時被列為生番的原住民便遷往深山。


嘉慶十年(1805年),客家人黃祈英到成為民番交易場所得斗煥坪與賽夏族人交換物品,並取得賽夏族人信任。嘉慶二十年(1815年)黃祈英先開墾三灣一代的荒地,後來在溯中港溪進入南庄。後來有不少漢人藉由幫忙承墾原本給予道卡斯族的養贍埔地,趁勢進入三灣開墾,包括現在的銅鏡村和三灣村一代。道光六年(1826年)三灣開發已成規模,竹塹大屯便將屯把總移往三灣,從事招撫、開墾等事業。


三灣位於中港溪中流,為何會稱為「三灣」呢?因中港溪流經此地時連續繞了三個大彎,分別是內灣、二灣、三灣,並沖積成一大平原,而平原東側則是較高的丘陵。在三灣國小前面就可以看到廣大平原以及地勢起伏的地形,也難怪當初漢人移民會選擇在此開墾。在老街頭有一三灣鄉農特產品地圖,將三灣的八個村都繪製上。之前文章提過銅鏡村,這篇則讓我們到屬於三灣市區的三灣村。


先民在移墾時總需要心靈寄託,而神農大帝是早期農業社會重要的神明。過去三灣地區的移民,必須跨越中港溪徒步前往竹南的五穀廟參拜。從三灣走到靠海的竹南,賊現在是滿難想像的。也因路途遙遠不便,便叩請神農大帝分靈至三灣建廟。因此,建於咸豐二年(1852年),位於老街頭的「三灣五穀廟」成為當地的宗教中心。昭和十年(1935年)五穀廟因新竹大地震全毀而搭建臨時建築,直到後來由信士募款重建。

民國六十八年(1979年)因原有的廟體建築已不敷使用,便籌備改建,而有現在所看到的二層樓樣式。在廟內所供奉的長生祿位中,有道光年間淡水同知李慎彝,以及曾任三灣屯把總向仁鎰。會將他們奉祀於長生祿位中,是因他們對三灣的拓墾貢獻良多。此外,五穀廟內也有兩塊重要的牌匾「佑我無疆」與「帝德參天」,前者是光緒二十年(1894年)舉人葉仁山所立。


執得一提的是,五穀廟一樓為「崇仙宮」,主祀真乃仙翁。雖然該廟創建沒有正式文獻根據,但根據鄉野傳說,光緒二十年(1894年)曾有人發現真乃仙翁(孚佑帝君)顯績在三灣肚兜角崁上,說可替人治病,地方人士便在該處興建廟宇。昭和六年(1931年)以石頭改建,稱為「蕊珠境」。在三灣五穀廟於民國六十八年(1979年)改建時,廟宇遷至一樓,與樓上的神農大帝相伴。


三灣五穀廟旁邊就是三灣國小,因為是開放式的所以可以進去晃晃,順便找一下日治時期的石碑。校舍在戰後有經過改建,找不到任何日治時期的建築。恩,蔣中正的銅像還在,而在銅像後方有一個紀念碑,這是立於八十五年(1996年)的創校百年紀念碑。所以三灣國小大概是在明治二十九年(1896年)所創。一開始三灣公學校是設在五穀廟內,明治四十年(1907年)才遷入蓋好的校舍中。在百年紀念碑更往裡面探,會有一塊尖頭石碑。上面寫著「校舍新建紀念碑」。兩側有捐款者的芳名,但是背面的日期已經被塗抹,看不清是什麼時候所立。如果按照校舍興建的年份來推敲,應該是在明治四十年(1907年)之後才立的吧!也算是三灣市區難得一見的日治時期襲產。



在臺三線通車之前,五穀廟旁的中山路應為三灣市區的老路。不像再往深山走,早已觀光化的南庄,或者市街內有不少文化資產的獅潭老街,三灣老街相比起來,沒有太多吸引遊客駐足之處。看短短的老街上特別做了鋪面,鄉公所應該曾經想發展老街觀光吧!其實老街也不一定要觀光,或許夾在工業城頭份、連假也逐漸熱鬧的獅潭間,中港溪中游的三灣可以靜靜的,過著自己適合的生活。




參考文獻

台灣好廟網 廟宇通

五穀廟 探訪三灣的老故事

三灣DOC

74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