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仔細看東勢的街區空間結構,還滿好玩的,有許多條橫街,從第一到第七橫街,而縱貫東勢南北向的則有東關路、文化路、本街、豐勢路以及三民街。其中,最熱鬧的當然是位在聚落中心,也比較大條的「豐勢路」,商業密集,不僅可以看到許多新店,也有多家開了五十年以上的老店間雜其中。
雖然豐勢路並不是東勢最早的道路,但它早就成為東勢人生活必經之路,像豐原客運東勢車站就設在豐勢路,而在這還有一間東勢還留著的老戲院,那我們就先從這間「東宮戲院」開始講起好了。
在各地尋找老戲院已經是賊行程中必要元素,東勢這小鎮曾經有四間戲院,包括金城、衍延、東勢,以及東宮。前三座一座目前是空地(八方雲集旁);另一座則改建為住宅,不脫台灣許多老戲院的結果,東宮戲院建築在熱鬧的豐勢路上還能留下來,其實算幸運了。不過也應該是產權分不清楚,原本持有股份的股東,將戲院的土地傳給下一代,但下一代又很多人,彼此不認識,也很難討論土地的處分。
雖然對家族和未來活化不是件好事,但至少我們現在還可以在豐勢路上,看到立面完整的東宮戲院建築。不過比較之前其他攝影師拍的老照片,那個雙久便當好像是新開的,也稍微影響了立面的完整性。東宮小吃原本好像也只有綠色的棚子,上面那紅色頂棚是新加上去的。我也沒有想批評什麼,就是滿台灣人的。不過這也讓我花了一點時間找東宮戲院建築,走過去還以為這裡只是小吃點,要走到對面才能看到精彩、碩大的立面。
東宮戲院創立於民國四十九年(1960年),從售票口的招牌上面還寫著全票「幾元幾角」,就知道這座戲院頗有歷史,我根本沒經歷過角的年代啊!以前東宮戲院以放洋片、日片為主,據說以前電影看板滿大的,所以也是看不大到那裝飾性的立面。另一家衍延戲院則是以歌仔戲、歌舞團,後來是播放台語片為主,不知道這在客家庄會不會有生意。
說到這個,當時還有廣告車仔穿梭豐勢路兩端,以客家話播送「東宮戲院的廣告車仔出來廣告......」這還滿有趣的,就像現在台北那種大型車電影看板一樣,差別在這個有帶聲音。說說它的立面好了,以双久便當招牌為中心分成左右兩側,造型完全不同。左邊略帶有垂直柱裝飾,特別突出屋頂許多,可能是想作為東勢的地標吧!另一側二樓則有大圓窗,比例和旁邊的方窗協調的剛剛好。
網路上有人寫著,東宮戲院的沒落是因林業沒落和中橫的完工,使得東勢人潮逐漸變少而倒閉。不過中橫完工是在民國四十九年(1960年),大雪山林業公司則是在民國六十二年(1973年)因經營困難,被公司被裁併至林務局。東宮戲院好像是90年代才倒閉的,跟前兩者的關係相差甚遠,可能還是跟整體老戲院的變遷,以及林業小鎮衰落,人口外流有關吧
不過東勢小鎮在921後,不少房子都被摧毀,這間東宮戲院還能維持它的結構,也是滿厲害。有在「來聊東勢共創空間」的粉專上看到,地方年輕人對這個戲院空間的想像,雖然私有產權複雜這件事很難突破,但至少不少人對地方文化襲產的活化是有夢想的。也有看到網路上的人對戲院前很多違規攤販有所批評,這賊就不好意思說嘴了,但至少讓戲院前看起來還滿有人氣的。
雖然本地人跟我說,東勢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在921後重建的,但走在豐勢路卻也看到了不少有古味的店家,像那家豐文書社,可能與東宮戲院成立的時間相差不會很遠。而大興竹俱行,販賣著不少竹製的商品,也算是山城滿特別的一間老店,代表著山城曾發展過的竹編產業。而左邊這間雜貨店,賣的商品很簡單,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類。現代化商業打擊下,能夠撐著他們的應該也是那些老顧客吧
這間東隆五金行,我那時只是想拍它略帶Art Deco的裝飾性立面,還有有趣的匾額,後來查了一下,才發現它有趣的歷史。五金行大概設立於民國六十一年(1972年),也是快五十年的在地老店。也許這樣的身份不足為奇,不過它曾是「東南亞書店聯盟」的一員,這曾是三年前由中和燦爛時光發起的活動,希望在各地都能有空間放置東南亞書店,不僅讓各地的移工有書開,也能拉近不同國家間的關係。
差不多四年前, 東隆五金行也加入了這個行列,一個小櫃子裡面擺滿了東南亞各國的書,提供人來租借。這是因為五金行有聘請來自印尼的蘇麗照顧阿嬤,雇主因為知道她喜歡看書,就特別幫她成立書店,希望能助益那些同樣愛看書的移工朋友們。賊是寫這篇文章時才查到這個資訊,可惜當時沒有登門造訪,也不知道蘇麗還在不在,看1095的推文,她好像結婚了。
來東勢有點趕,不然就可以來問些小故事,也希望五金行裡面還有小書店。對了,在豐勢路上還有一間民國五十二年(1963年)開設的大東布行,招牌很有年味,可能之後家裡有人會水電,上面也有大東水電的招牌。上面那張照片的雅之診所應該是除了東宮戲院之外,豐勢路上最美的一間「綠」建築吧!豐原客運東勢站,就簡單的鋼筋水泥站體搭配鐵皮,算是山城之間很重要的轉運站,不過好像很多人不喜歡就是了。
參考文獻:
1095
南片莊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