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THE THIEF OF PLACES
地方賊1106無字.png

​地方賊
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作家相片地方 賊 The thief of places

【新北 鶯歌 講座-地方/藝術】邊界重繪:以海河為域的實踐

已更新:6月14日




賊賊這次參與了 #新北市美術館 所舉辦的「2024穿越新北─地方量繪」,這是從美術館開館前就開始的公眾計畫。從「藝術與時代」、「文化工場」、「複調城市」,到這次的「地方量繪」。


這次的穿越新北總共有五場,有「再現地方:民間藝術‧當代採集」、「地方傳說:故事成為理解在地的取徑」、「裝飾風景:從磁磚開啟的建築踏查」、「邊界重繪:以海河為域的實踐」。


而今天我來聽看看都在新北市郊區,一個靠山,一個靠海的 採集人共作室(環境藝術教育團隊)、石在工作隊(跨領域藝術團隊),分享他們怎麼進行邊界重繪。也聽他們談談各自以海洋及流域作為主體時,為地方知識與價值開展的想像與實踐路徑。


石在工作隊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那不是妳隨意堆砌的作品

而是妳生活過的痕跡

只有海風能了解妳存在的真理


我多麽羨慕妳

能被早晨潮汐聲喚醒

暮光依舊伴妳同行


我多麽嫉妒妳

能在島嶼極東點藏起

只有妳能拾起的

藍色秘密


------ 藍島秘語



在四年前,一次遊馬崗時,我寫下了這篇短小的現代詩,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能猜出裡面所藏的秘密。



應該不少朋友對馬崗的第一印象,便是 #海女 (補上賊賊與一名喜愛這裡環境的海女姊姊的合照)。那些悠揚在北海岸礁石間採集海菜、螺貝類的傳統女性。而有在關注賊賊文章的朋友,或許知道馬崗曾經爆發的開發案,以及被列為文化資產的 #馬崗街11、12號民宅。


在石在工作隊的介紹之下,台灣不少海岸地都是被同一個地產開發商前瞻地買下,並等待有緣人看上,二手轉賣。也是在這開發危機下,促成了工作隊的形成,也開始了文資的指定,以及工作隊、被指定者和市政府的討論。


看了一下年表,賊賊剛好有參與石在工作隊的第一場小展覽「石石在在-我們的記憶/技藝」。記得那是在馬崗漁村一間老屋子的展覽,用很學生的方式,介紹了海女的裝備,以及石頭屋的構成。


後來,實在工作隊也有參與教育部changemaker「開箱見海:我們的記憶與技藝」的計畫,可惜跟賊賊參與教育部計畫是不同年份,沒有碰上;而「大海入厝-飄流入市的遷徙紀念物」應該是我少數沒看到石在工作隊的展覽吧!



而「浪來了旅遊接待會所」從空總到台北當代藝術館,都維持著影片+餐車的展出。我不確定在空總的展出是如何,但在當代受邀的展出,似乎是策展人的空間論述問題,讓整場展覽有些失焦。


依循著「如果有一天,要離開這裡,你會帶走什麼」的命題,從影片推著車子經過馬崗街的熟悉街屋,進到博物館展場,這是一種讓城鄉拉近的展覽方式,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到馬崗。


還記得這幾棟就地取材的石頭屋嗎?當時,賊賊想問一個問題,但被其他問題耽擱了。記得 #華燈初上 劉品言所飾演的角色設定的老家,就是在馬崗。不知道是哪一棟?有沒有帶動馬崗的影視觀光風潮?


講座時,石在工作隊也提到了 #海角接力 。這雖然是意外,但也是必然,發現了海岸與小島間共同的生活語言,而能合作,達到最大的效益,有何不可呢?在這檔展覽,便有介紹龜山島的遺跡。


我挺喜歡看團隊的大事紀,而石在工作隊,把他們的行動分成兩個尺度:地方和城市。而他們去年五月在馬崗迎媽祖,這是地方的部分。而在城市,他們透過策展的方式,將迎媽祖的記憶與感受帶到文博會,成為 #媽祖的工作假期。而將展覽移展會馬崗,這種來來回回,是他們在地方和城市策展中的關鍵方式。



採集人共作室

坪林故事採集以及採集人工作室應該比地方賊的創立早一年,那時身為地方工作者晚輩的我,也時常發落到他們的動態。直到我最近開始轉型,聽了這場演講,才發現他們越做越多、範圍越來越大,卻也離不開坪林。


採集人共作室於2019年發起「坪林故事採集」計畫,以探查在地故事為主軸,爬梳坪林文史資料、訪談長者故事,累積了許多在地的故事。雖然標榜故事採集,但可不是只有文字。藉由不同專長的朋友進駐坪林,或是由主理人 陳科廷 在外駐村,帶點什麼回坪林。讓環境能共同發酵,落實永續生存的藝術生活。




這是去年採集人工作上的展覽及實踐之一 #有河不可 ,剛好去年入圍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的戴佩妮,那張入圍專輯中最後一首歌就叫「有何不可」,所以讓我印象深刻。




從社區與學校合作的「坪林人文山水採集」,社區大於學校的「坪林跨域新野台」,學校大於社區的「坪林來去校外教學」,最後則是去年的學校與社區內外的「坪林有河不可:記憶與技藝的合流」,都彰顯採集人工作室的能動性越來越大。


從一開始對坪林人文地產景的搜集與調查,發現坪林地景中,關於水的記憶似乎被遺忘了。無論是居民使用水的方式,或是旁邊北勢溪的運用。因此,最後的北勢溪成為主軸也非無不可。


覺得坪林故事採集與地方互動後的作品挺多,像這是 #家戶的河川故事 。這是學生的布簾創作,採用「型糊染」方式,學生必須進行刻版,但刻版並不全然是直接切割圖案,還要考慮到簍空的圖案面積會不會太大、支撐不足、或是把內包的圖案一起割除,因此要適度將圖案線條截短、或改以小圖案拼接,這個部分考驗學生的幾何邏輯與空間概念。


而布簾上的圖案,則是學生田野調查後,所發想的元素,包括〈阿嬤與河水〉、〈梅花與衣裳〉、〈流住花生〉、〈遠方是毛蟹、只因要下蛋;兒子會滑倒、只因沒穿襪〉、〈生命的河流〉,以及〈時光之流〉等與水有關的作品。



去年,採集人工作室在北勢溪進行田野,及實踐時發現,坪林除了茶以外,還有如溪魚、豆腐與水煮鹽漬豬肉、筍片香魚粥等特色家庭料理。因此,舉辦了 #北勢溪流域餐桌 ,結合了在坪林養豬業的陳忠商號、坪林的八十年豆腐店。


還有帶著孩子們採集、製做、試用長輩過往使用的竹編魚筌,利用河水的高低落差製作陷阱捕捉黃魚。藉由餐桌串連人與人,並以食物連結北勢溪的環境與人,推動北勢溪流域餐桌工作坊,可惜賊賊又錯過啦!




有看到上面的小怪獸嗎?網路上有一份 #坪林尋怪地圖 ,是由坪林故事採集團隊與坪林國中合作的走讀課程。歷屆的八年級同學藉由挖掘已存在於坪林的鄉野怪奇故事,也透過轉化生活與環境議題創作妖怪角色。


挺有創意的,茶山尋怪用「妖怪」的方式,讓學生去認識坪林的各種議題和現存狀態。第一屆是在做生活中的發現,來尋找妖怪;第二屆則是關注在「水」這個議題上,看水資源和環境產生了什麼議題。


這些妖怪創作好會放在社區中,團隊也讓學生實際把他們設計的妖怪串聯起來,變成妖怪小旅行,讓學生引導遊客去認識社區的環境,透過故事的轉化跟重新的創作,讓社區的議題可以被更多人發現,也作為學生對於社區環境守護的行動。



在講座時,聽到坪林有自己的地方誌,我有些小擔心,想說台灣的地方誌已經夠多了。《走水》是坪林最近新出的地方誌,走水同時也是製茶的重要步驟。


《走水》至今已經發行四期,預計2023年底前將發行第四期,每一期都關注著不同的事情,包括坪林的多元、坪林與水共存的故事、坪林如何與自然共存,及深入坪林的在地信仰。


事實上,這些主題的選定沒有複雜的原因,很單純是我們認為提到坪林的時候「一定要講的事」。就如同我們並沒有預設《走水》未來要成為什麼樣子,或者做到什麼樣的事情,只是覺得這些故事應該被看見。



5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